优优宠物网

蟋蟀的图片大全(蛐蛐和蝈蝈的区别图片)

  蟋蟀的图片大全

  一、蟋蟀的品种介绍

  1、中华蟋蟀

  (1)中华蟋蟀的体长大约为2cm,体为黑褐色,每年生1代,主要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一般以翅摩擦发音.

  (2)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经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主要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喜爱在夜间取食,一般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导致缺苗,是农业害虫。

  2、大棺头蟋蟀

  大棺头蟋蟀的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雄性间也会打斗,但是斗性不及斗蟋。

  3、油葫芦

  (1)油葫芦的身体为暗黑色,具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为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比较发达,具备短暂飞行能力。

  (2)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cm,喜爱在夜间觅食,成虫和若虫均危害高粱、大豆、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在全国各省都有分布。

  4、中华灶蟋

  (1)中华灶蟋又被称为“白蟋蟀”,主要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中华灶蟋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种,有别于田间蟋蟀,其体态较小,性格温和,通体为乳白色,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

  (2)扁平的脑袋两侧长有1对触须、1对复眼,圆筒状的腹腔上带有褐红色的环形花纹,腹端有1八字形小尾巴,背上有退化的4只小翅膀,2条弓起的大腿是其弹跳的主要器官。

  (3)中华灶蟋能爬善跳,机灵乖巧,偶尔捉1只放入掌心,它会舞动触须,与人对视,并发出鸣叫声,再迅速跳出掌心逃遁,一般的老农经常将其放入小葫芦内饲养,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冬季,都能听到它的叫声。

  二、蟋蟀的危害

  1、蟋蟀是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一种农业害虫,蟋蟀会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一般对幼苗的损害比较严重。

  2、在南方地区,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可达11%-30%,蟋蟀也危害黄麻、玉米、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等作物,经常会造成缺苗,影响作物的收成。

  蛐蛐和蝈蝈的区别图片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逮蛐蛐、捉蝈蝈的好时候。

  但是,在这个工业化气息日渐浓厚,田野逐渐远去的时代,不知大家还能区分出蛐蛐和蝈蝈吗?

  如果不能,就跟随小生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蟋蟀即蛐蛐

  蟋蟀,属于昆虫纲直翅目,除了“蛐蛐”这个最常见的别称外,还有促织、夜鸣虫、斗鸡、地喇叭等五花八门的称呼。

  蟋蟀有三对足,前足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其体色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细丝状触角比身体还长。

  蟋蟀穴居生活,常在夜间活动,吃各种作物、树苗等,因此是一类农业害虫。

  蟋蟀生性孤僻,独立生活,绝不跟其它同类住在一起。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这大概也是民间“斗蛐蛐”的由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蟋蟀争斗一番后,往往以一方认输退出而告终。即使在“斗蛐蛐”的“战场”上,也鲜有蟋蟀流血牺牲。

  蟋蟀的翅膀不能帮助它们进行长距离飞行,但是却能发出声音——它们的右翅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翅上则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双翅一张一合,便会摩擦发出声响。

  螽斯即蝈蝈

  同蟋蟀一样,螽斯也属于昆虫纲直翅目中的一科,它也有众多外号:纺织娘、油子、油葫芦、叫应、蚤蚂……

  螽斯体型相对较大,一般呈扁或圆柱形,身色多为绿色或褐色,偶有红色或粉红色个体。其触角亦长于体长。

  绝大多数螽斯是肉食性的。肉食性螽斯以农业害虫为食,因此它们是不折不扣的益虫。

  螽斯不好斗,而且求生欲极强。有时被抓住一条腿,它会毫不犹豫地“断足保身”,断腿逃窜。

  螽斯的发声方式与蟋蟀相似,但是其声音与蟋蟀有所不同。

  总体看来,蟋蟀和螽斯的“血缘关系”很近,因此在各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如果想要在田野中将它们区分开来,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找不同。

  01体型

  螽斯的体型较蟋蟀更大。螽斯雄虫体长35~41毫米,雌虫体长40~50毫米;而蟋蟀体长一般在20毫米左右。且蟋蟀身体多为圆筒形,螽斯多为扁或圆柱形。

  蟋蟀

  螽斯

  02体色

  蟋蟀体色较单一,大部分为黑褐色;螽斯体色则有绿色、褐色、红色等。

  红色的螽斯

  03食物

  蟋蟀是害虫,以植物为食;螽斯多为益虫,以害虫为食。

  04叫声

  蟋蟀的叫声细小, 螽斯的叫声高亢。

  看完本期的文章,是不是感觉自己的知识又增长了不少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不妨去田野亲自分辨一下蛐蛐和蝈蝈的不同之处,看看小生说的是不是有所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