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宠物网

章鱼的寿命一般有多长?(章鱼繁殖后死亡原因)

  说到章鱼,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街边的美食,铁板章鱼足还是非常美味的;另外一部分人可能会想到“海妖”,在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传说沉睡着一个巨大的怪物,它们沉睡时风平浪静,活动的时候惊天巨浪,给人类带来灾难,而海妖的原型就被认为是巨大的章鱼。

  除此之外章鱼哥的智商和大部分软体动物相比较是逆天的,它们在地球上演化了数亿年,比很多物种都要长,最早可以追溯至鹦鹉螺,这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残暴的猎食者,曾经统治地球几亿年之久的三叶虫,就是终结于鹦鹉螺之手。

  章鱼的智商相对来说很高,它们拥有两套“指挥系统”,大脑是总指挥,“八条腕足”是次级指挥系统,换一句话说它们的腕足可以自己决定思考该干什么事情。常规情况下脊椎动物都是较高级的,而无脊椎动物都是低级的,章鱼就是无脊椎动物中的特例,它们的智商甚至会超过一些脊椎动物。

  从神经元上来比较更是高下立判,章鱼拥有超过5亿个神经细胞,作为哺乳动物的家鼠仅仅也才1亿只左右。

  但就是这么聪明的章鱼也难逃“一啪即死”的命运,因为章鱼也是非常典型的性食同类生物,在交配之后雄性章鱼非死即伤。最典型的性食同类都发生在一些昆虫身上,例如螳螂等,雄性螳螂很多都是死在了雌性螳螂的嘴下,可谓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

  章鱼也是如此,同类的雄性章鱼天生就比雌性章鱼个头小,在交配的时候很容易就被雌性章鱼“掐住脖子”当成食物了。

  虽然知道会面临如此的危险,但是为了繁殖自己的后代,在茫茫大海中碰到彼此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即使知道面临危险也毫不畏惧一心向前,只为了留下自己的“种子”。

  章鱼有八条腕足,雄性个体有一条比较特殊,充当小丁丁,因此被称为交接腕(hectocoylus),爱吃章鱼足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联想到了什么?雌性的头部位置有一个被称为外套腔的小洞口,可以用来呼吸和排废物,同时也是存放精细胞的位置。

  当章鱼进行交配的时候,雄性章鱼会把交接腕(hectocoylus)直接插入雌性章鱼的外套腔内,同时把精包释放进去,某些品种的章鱼会直接把交接腕(hectocoylus)断掉留在那里。此后雌性章鱼会释放卵细胞,经过精包所在的位置就会成功受精,章鱼每次排卵可以超过10万颗,但成活率非常的低。

  章鱼的寿命一般都是在5-7年,一生只能交配一次,每次交配雄性章鱼都需要小心翼翼,为了避免直接被雌性章鱼吃掉,进化过程中它们的交接腕(hectocoylus)会越来越长,直接超出雌性章鱼的攻击范围,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的时候如果仍然受到雌性章鱼的攻击,它们会直接丢下腕足逃跑。

  在产下卵一个星期后,雌章鱼不仅拒绝觅食,还开始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毁灭行为。有人观察到,在孵化的末期,章鱼会伤害自己的皮肤,将自己触手的末端吃进肚子里,他们会发疯一样地伤害自己。更令人惊讶的是,人工养的雌性章鱼会猛撞水槽。然后卵慢慢发育,雌章鱼也会死亡。这样,那些雌章鱼的孩子刚刚出生就成为孤儿。这些小章鱼没有可引导的大章鱼,所以必须独自生存。也许这是因为章鱼的智力和适应能力不俗。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章鱼是如此高的生物。

  章鱼是科学家所说的生殖动物。它一生只繁殖一次,然后死去。为什么章鱼的生命周期有这种成分还没有被发现,但在学术界有一些理论。章鱼经常看到类似的常识性行为,所以雌性章鱼产卵的“程序化”死亡自然是防止章鱼妈妈吃掉它们后代的一种方式。或者,因为章鱼可以长成大的身体,太多的巨型章鱼会影响生态系统,所以章鱼自杀可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方式。这种行为的生理过程有些神秘。

  此前,被发现,雌性章鱼一些器官被去掉,章鱼的自毁行为消失了。视线消失后,雌性章鱼会抛弃其后代卵,开始进食和交配。当时科学家们认为章鱼自毁激素的发现是正确的,但是根据芝加哥大学研究生杨万的新研究,事情变得复杂多了。在非交配阶段,雌性章鱼积极进食时,它们的生活很积极,交配后,就会出现上述情况,章鱼自杀可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方式,也可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孩子的生存能力,这是符合自然法则的。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