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宠物网

怎么样养猫才会胖(如何给小猫咪健康增肥)

  把这个问题的主语换成“人”的话,网上有非常多的答案,因为这是一个讨论如何“减脂增肌”的问题。

  wulimiao以前碰到最多的问题都是问怎么给猫咪“增肥”的。但猫咪“增肥”和“健康增重”完全是两回事。“肥”这个字在猫身上大家都喜闻乐见,但其实和人一样,太肥对猫来说并不好,所以标题或许也可以换成“如何给小猫咪健康增重?”

  一只浑身肥膘的小猫咪,也可能有严重的肌肉损失情况

  一只看起来没啥赘肉的普通小猫咪,也可能非常上秤

  瘦但矫健的小猫咪 cc@pixabay

  区别就在于肌肉量。

  首先咱们来看看脂肪和肌肉

  脂肪

  脂肪属于结缔组织,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储存在身体里的能量块,主要作用就是储能和供能,此外还有一定的保持体温和缓冲功能。人每天有20%的能量来源于脂肪氧化供能,猫估计也差不多。

  肌肉

  肌肉组织则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平常说的肌肉主要指骨骼肌,占身体40%以上的重量,主要功能是收缩从而产生动作,配合骨骼、关节使机体拥有运动能力。

  【划重点:肌肉和运动能力息息相关,肌肉减少意味着运动能力的逐渐丧失。】

  此外,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

  肌肉含量对于猫咪的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Waltham宠物护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健康犬猫脂肪只占20%,80%是由瘦体重(LBM,lean body mass,除去体脂之后的体重)组成,肌肉重量占据了瘦体重的大部分。

  失去肌肉,不仅意味着逐渐失去运动能力,同时也会让猫变得虚弱,免疫力下降,降低从外伤或者手术中恢复健康的速度。

  没有肌肉,虽胖但weak。cc@pixabay

  如何评估猫咪的肌肉状况?

  在wulimiao的回答中(见wulmiao的回答:猫咪一顿吃多少猫粮合适?),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BCS表格来简单判断猫咪是否超重,但如果要评估猫咪的肌肉状况,则可以使用MCS肌肉状况评分表来判断。

  肌肉状况评分表(Muscle Condition Score)

  肌肉状况评分是通过对脊柱、肩胛骨、颅骨、轴上肌(即背肌)的目视和触诊来评估肌肉状况。

  肌肉损失通常先在脊柱两侧的轴上肌(即背肌)中被发现,其他部位的肌肉损失变数较大。

  肌肉状况评分分为正常、轻度损失、中度损失或重度损失。

  注意,动物即使超重(BCS评分>5/9),也可能有明显的肌肉损失。

  相反,动物可以身体状况评分较低(BCS评分<4/9),但肌肉损失极少。

  因此,同时评估身体状况评分和肌肉状况评分十分重要。触诊对于轻度肌肉损失和超重的动物尤为重要。

  

  大家可以按照上图摸摸家里猫的背部,注意猫的姿势如图,脊椎是下陷的。坐姿或者趴姿的猫,脊椎都会凸出、干扰判断。

  在正确姿态下按压脊椎两侧背部肌肉,能够感受到肌肉回弹,那么证明家中猫咪的肌肉状态良好;但如果手感很硬,骨骼凸出,可能就要想想办法给它增加肌肉、增强体质了。

  超重的猫也有可能肌肉严重不足,这在老年猫尤其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肌肉会逐渐开始萎缩。并且由于肌肉丧失会伴随着运动能力的丧失,它们很可能越来越懒动,甚至连自我清理都没有力气进行。

  怎么才能保持肌肉、健康增重?

  其实和人减脂增肌的原理大体是一样的,那就是摄入高质量蛋白、保持运动量。

  采用高蛋白饮食,保持蛋白质摄入量

  最近的一项研究检查了42只2.9至9.1岁、平均体重为4.9kg的健康猫的饮食组成,他们让猫自由选择喜欢吃的食物类型,结果发现:当猫可以自由选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来满足日常的能量需求时,它们会摄入目标接近26克/天的蛋白质、9克/天的脂肪和8克/天的碳水化合物,产生52%的蛋白质、36%的脂肪和12%的碳水化合物。这意味着这些猫每天会摄入约5.3g/kg的蛋白质。

  最终的结论是:临床正常中青年猫的最佳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5.5g/kg-11.5g/kg之间。如果低于这个量,身体可能会采取燃烧自身脂肪和蛋白质的方式来满足日常需求。

  所以大家可以计算一下猫咪日常吃的食物看有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举个例子,比如wulimiao成员家里有一只4kg的6岁小猫咪,那么它每天需要的蛋白质在22g-46g。它的主食是wulimiao满满鸡肉配方全价猫粮,猫粮的粗蛋白值(干物质计)是45%,每天摄入60g,至少能够从干粮中得到24.3g蛋白质,完全满足日常需求,再加上偶尔吃的肉肉和罐头,主人不需要担心它会消耗自己的肌肉来维持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