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宠物网

科莫多巨蜥有毒吗(十大最毒的蜥蜴排名)

  科莫多巨蜥有毒吗

  科莫多龙,学名叫做科莫多巨蜥,是目前人们所发现最大的蜥蜴,属于巨蜥科巨蜥属里面的一员,它们多数生活在印尼小巽他群岛上面,直到1910年才开始被欧洲人记录,当时人们把它称作是“陆地鳄鱼”,再后来由W·道格拉斯·伯登创造了科莫多龙这个俗名。

  科莫多龙起源于4000万年前的亚洲地区,后来迁移到澳洲,由于澳洲的生态系统比较特殊,缺乏竞争,所以在这里它们逐渐演化成巨大的形态。再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它们重回印尼群岛,并且向东扩展。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它们所生存的岛屿逐渐变得孤立,最终形成现在的生存状态。

  科莫多龙

  科莫多龙成年之后雄性体重普遍在79-91千克之间,体尾长2-3米,就像是蜥蜴的放大版,加上浑身有装甲鳞片覆盖,颜色呈黑褐色,所以看起来十分恐怖。

  也正因为有着硕大而恐怖的外表,看上去与早已灭绝的恐龙差不多,所以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科普文献或者纪录片等影视资料里面,都或多或少对它们有过描述。

  但是因为之前对它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导致了一些错误的观点被传播,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科莫多龙是无毒的,之所以被它咬伤的猎物会在短时间内死亡,主要是因为它嘴里含有大量细菌,容易造成猎物伤口感染,最终死亡。

  科莫多龙有毒吗?

  科莫多龙是食肉动物,它们经常会以伏击的方式捕食活的猎物,当猎物靠近它的伏击圈时,科莫多龙便以最快的速度冲击过去,一把咬住猎物的喉咙,与老虎、豹子等捕食者咬住猎物喉咙静静等待其缺氧晕厥的方式不同,科莫多龙是直接用牙齿给猎物造成割裂伤,使得猎物失血过多而亡。曾经有人记录下了科莫多龙在几秒之内就杀死了一头野猪,这样的杀伤力恐怕不亚于狮虎。

  科莫多龙捕食野猪

  不过尽管科莫多龙会捕猎,但是很多时候也食腐,所以给人们一种满嘴细菌的印象也不奇怪。它们甚至能在9.5公里的范围内准确发现腐肉或者在垂死状态下的猎物。

  科莫多龙之所以有这么强悍的嗅觉,主要归功于它的其中一项基因适应性改变,这项改变影响了科莫多龙的控制化学感受器,使得它能够跟大多数哺乳类动物一样,嗅探到荷尔蒙等化学信息。

  被科莫多龙咬伤之后的猎物会在短时间死亡,这其中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不是细菌呢?

  答案当然不是,最新研究发现,科莫多龙的下颚有两个腺体,能够分泌有毒蛋白,目前关于这些毒蛋白的作用还没有研究透彻,能够确认的是它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降低血压、抑制血液凝结,使得被咬伤之后的动物会肌肉麻痹,伤口血流不止,最终因为失血过多及体温过低而休克,甚至死亡。

  捕猎中的科莫多龙

  当然,伤口细菌的感染也是有的,但这不是大多数猎物死亡的真正因素。尽管在之前的一些研究声称科莫多龙的唾液里面含有大量能够降低猎物活性的高感染性细菌,但是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它们口中的细菌只不过是普通的细菌,与其他动物口中发现的细菌并没有什么两样。

  虽然科莫多龙食腐,但它们的口腔卫生还不算差,科莫多龙进食的方式视猎物大小而定,如果是小型猎物,那么它们就会像蛇吃东西一样整个吞下,如果猎物太大,它们就撕咬下大块大块的肉吞下,所以口腔里面并不会沾上太多的食物残渣,而导致滋生大量的细菌。另外,当科莫多龙进食完之后,它会用舌头舔舐嘴唇,还会在树叶上面磨蹭,就好像擦嘴一样。

  科莫多龙吞食猴子

  科莫多龙把自己有毒的这个特点用到了捕猎上面,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面对大型猎物,比如水牛的时候,会把猎物咬伤,然后一直追踪,直到猎物因为受伤以及在毒性的作用下,逐渐衰弱至死亡,此时依靠自己强大的嗅觉便能精准地找到猎物,从而饱餐一顿。

  由于科莫多龙一顿能够吃到占自己体重80%猎物,如果食物长期在肚子里长期没有消化,就会腐败产生毒素,所以大型科莫多龙“吃大餐”的次数很少,一年不超12顿。

  吃饱之后的科莫多龙会晒下太阳帮助消化

  为何科莫多龙同类相残,自己却不会中毒?

  既然科莫多龙的毒素能够给猎物造成这样的后续伤害,但是为何它们同类相残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受到半点影响呢?

  这又得归功于它的另外一项基因适应性改变,使得科莫多龙拥有控制血液凝结的基因,从而抵消自己在战斗中接触含有抗凝剂的唾液所带来的影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科莫多龙自己配置了毒素,但是自己早已经吃下了解药,所以就不用怕中毒了。

  两只科莫多龙在争斗

  科莫多龙打架的方式很特别,会利用后腿和尾巴支撑整个身体站立起来,然后像相扑一样相互较力,如果是体型差不多的两只科莫多龙打斗,失败者通常会逃跑,如果双方实力悬殊,那么失败者很有可能就逃不掉了,因为赢了的一方会吃掉输家。

  当然,它们打架的理由有很多,争夺食物,争夺地盘,争夺配偶等等,尤其是在争夺配偶上面,雄性之间的争斗可谓是异常激烈。当然,有些时候科莫多龙也能够进行孤雌生殖,就是不用雄性,它们也能通过产卵孵化获得后代。

  科莫多龙会吃同类

  科莫多龙的习性为何不像冷血动物?

  关于科莫多龙还有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地方,就是人们对于它的分类存在疑问,科莫多龙究竟是不是属于冷血动物,因为它具备了很多哺乳动物常见,而冷血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比如高活跃度、耐力好。

  一般来说冷血动物因为缺乏有氧运动的能力,所以表现在外在的特征就是容易疲劳、不好动,而且远远没有哺乳动物那么灵活。但是科莫多龙却是个例外。

  科莫多龙追击水牛

  它们可以追踪伏击几公里之外嗅到的猎物,也可以持续打架十几甚至几十分钟,速度奇快,短时间冲刺速度能达20千米每小时,它拥有像哺乳动物一样的心脏和较高的有氧代谢率。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想要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科莫多龙获得了哺乳动物常见的技能,后来在亚特兰大动物园科学家和旧金山加州大学研究人员的合作研究下,为我澳门揭开了答案。

  原来科莫多龙在进化过程中的一项基因适应性改善了与线粒体功能有关方面,我们都知道,线粒体与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息息相关,简单来说就是细胞的发动机。

  科莫多龙的这项基因控制着能量的产生以及心脏和肌肉的功能,一方面它们能产生较多的能量,一方面又能很好地利用,这使得科莫多龙获得了接近哺乳动物的新陈代谢能力,让它在冷血动物里面格外突出。

  早晨它们会在洞口附近晒下太阳

  作为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科莫多龙足够强悍,但是正所谓“老天为你打开了一扇门,就要关上一扇窗”,虽然科莫多龙嗅觉异常灵敏,但视觉很差,由于其视网膜仅包含视锥细胞,不能很好分辨静止状态下的物体,尤其是夜视能力,堪称极差。

  另外它的声带也不发达,只能发出一些“嘶嘶”的声音,听力也不灵光,还很害怕烈阳,在正午的时候,科莫多龙一般都躲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只有早上才会起来晒晒太阳,暖暖身子之后去捕猎。

  十大最毒的蜥蜴排名

  1、科莫多巨断

  科莫多巨晰也叫科莫多龙,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蜥蜴,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十大动物之一,身长最长可达3米,四肢粗壮,喜欢炎热干燥的栖息环境,性格凶猛、移动速度快,平时主要以一些同类幼崽和一些动物尸体为食。

  2、吉拉毒蜥

  吉拉毒晰是一种主要栖息在沙漠和半干旱地区的晰蜴,也是动作最慢的十种动物之一,身体粗厚被细小的鳞片覆盖,尾巴比较短,平时大部分时间会在洞穴里面活动,因新陈代谢比较慢,所以不需要经常捕食,平时主要以一些小哺动物和一些乌类为食。

  3、白喉巨蜥

  白喉巨晰是一种主要生活在非洲地区的大型蜥蜴,身长最长可达2米,舌头颜色比较奇特,以粉红和深蓝色为主,白喉巨蜥食性比较广,平时以一些蛇类、昆虫类为食物来源。

  4、眼斑巨断

  眼斑巨断是一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沙漠中的大型动物,也是该地区的顶级猎食者,身长最长可达2.5米,体型虽然短,但奔跑速度很快,平时主要以一些蛇类和其他断蜴为食。

  5、孟加拉巨断

  孟加拉巨晰是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大型断蜴,身上带有一些黄色斑点,头部呈三角形,虽然一般多在地面上活动,但也会爬树,平时主要以一些青蛙、蛇和其他断蜴为食。

  6、尼罗河巨蜥

  尼罗河巨蜥是一种生活在非洲雨林或者沙漠地区的大型断蜴,也是非洲最大的断蜴之一,体型比较细长,主要以一些蛙类、鱼类和蛇类为食物来源,但值得一说的是,它遇水之后身上的鳞片颜色会变得比较的鲜艳。

  7、帝摩尔花点巨断

  帝摩尔花点巨晰是澳洲的第二大巨蜥,也是世界上十大最凶猛的蜥蜴之一,主要栖息在水边或者树林中,行动敏捷,是知名的爬树高手,平时主要以一些鱼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8、刺尾巨蜥

  刺尾巨晰是一种主要栖息在山区溪流附近的蜥蜴,也是世界上十大最凶猛的断蜴之一,体型属于中等,颜色以暗褐色为主,一般在清晨或者傍晚活动,行动敏捷灵活,平时主要以一些昆虫和小壁虎为食。

  9、砂巨斯

  砂巨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地区的蜥蜴,喜欢干燥的生活环境,有很强的领域意识,体型不算很大,尾巴比较粗,在搜寻猎物时,后肢为站立起来,在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嘶嘶的声音,食性比较广,主要以一些小型哺乳动物或者爬行动物为食。

  10、沙漠巨断

  沙漠巨晰也叫荒漠巨断,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亚洲西部地区的变温动物,体型比较大,身上的鳞片小而光滑,牙齿夹锐锋利,平时主要以昆虫为食物来源,值得一说的是,在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截断尾部来躲避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