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宠物网

鳜鱼养殖最新技术(桂鱼室内高密度养殖最新技术)

  鳜鱼为我国特产淡水鱼 , 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鳜鱼属 。 其味道鲜美 , 蛋白质含量高 , 营养丰富 , 是名贵鱼类之一 。 鳜鱼生长快 , 产量高 ,经济价值较大 。 鳜鱼生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 5 月至 7 月初 , 喜欢在平缓的流水中产卵 , 每次怀卵量在6 万 ~20 万粒之间 , 所产鱼卵为浮性卵 , 因其卵稍重于水 , 可在流动水层中随波逐流 , 并继续发育生长 。 目前 , 我国除青藏高原外 , 各地大江 、 河水系及湖泊中均产鳜鱼 。 鳜鱼的摄食是利用光运动刺激鳜鱼体敏感的视觉及侧线感觉 , 使鳜鱼产生迅速反应 。 在水域自然环境状态下 , 鳜鱼一般拒食静止的食物 , 终身均以活饵为食 , 人工配合饲料一般也不会引起鳜鱼摄食反应 。 池州市贵池区以斑鳜和秋浦花鳜最具特色 。 斑鳜体色为暗褐色 , 头部及鳃盖具暗色小圆斑 , 体表具有较多的大黑斑或古铜钱状斑 , 环斑周缘暗黑 , 中央色淡 ,背鳍 、 臀鳍及尾鳍上有黑色斑点 , 并连成带纹 , 胸鳍 、 腹鳍淡灰褐色 , 体形较延长 , 略侧扁 , 背弧形但不隆起 , 背厚 。 秋浦花鳜于 2018 年 2 月 12 日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 “ 秋浦花鳜 ”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秋浦花鳜主要亲本来源大水面“生鳜鱼群体中有鳜鱼典型性状特征的长体鳜 、 斑鳜等 , 大眼鳜坚决不作亲本 。 现总结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 以供参考 。

  1 选取养殖池塘

  池塘面积一般为 1 333.34~4 000.02 m 2 , 水深 2 m 左右 , 以长方形为主 , 水质清新 , 水底泥少或无 , 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

  养殖前先认真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 彻底杀死“杂鱼等有害生物 。 一般池塘塘底淤泥仅保留 10~15 cm 深度 , 其余挖去清除 。 用生石灰 1 800 kg/hm 2 左右泼洒 , 一般可留 5~8 cm深水 , 生石灰兑水后 , 趁热泼洒 , 泼洒同时用耙子类等工具在淤泥中上下来回拖拉 , 以有效杀灭“杂鱼 。 抽干池水的池塘 , 附近保水池塘水位较高 , 一般都会在池塘四周底部周围有微弱渗水流 , 使部分乌鳢 、 鲶等凶猛鱼类继续存活 。 种藕塘改养殖塘的 , 应先彻底清除藕杆 , 再用药物清塘 。 对于底质偏碱性塘口或急于放苗塘口 , 可换选漂白粉兑水全池泼洒清塘 , 用量约 225 kg/hm 2 。 新开挖的塘口也要清塘 。 尤其是农田开挖的塘口 , 或多或少都会有“杂鱼留存 。 药物彻底清塘后 , 老塘口还要充分晒塘 。

  做好塘口进排水防范工作 , 池塘每进 1 次水 , 都要用密眼的网兜或网袋过滤 。 进排水口用塑料网片围住 , 塑料网下端连滑石笼网片 , 且和防逃网连成一体 , 这种 ( 山坡防滑 ) 石笼网片应埋入泥下 30 cm, 且要夯实 。 根据各池塘情况 , 在清塘后 , 放养麦穗鱼 7.5~15.0kg/hm 2 或抱仔青虾 7.5~15.0kg/hm 2 ,让其自然产苗 , 供鳜鱼苗摄食 。

  2 水质控制

  养殖池塘应保证水体透明度 30~40 cm、pH 值 7.0~8.5、溶解氧在 5 mg/L 以上 。 池塘中应设置漂浮性水草带 , 让鳜鱼有隐藏之处 , 使其有稳定安全感 。 淡水水体属性调节的合适范围为总碱度 100~300 mg/L、 钙离子浓度 80~120 mg/L、 镁离子浓度 40 mg/L 以上 。

  一般刮底后第 3 天开始培水 , 发酵液 + 肥水膏全塘泼洒 ,放苗后第 3 天开始追肥 , 以后每 3~5 d 泼 1 次发酵液 + 肥水膏 。 发酵液制作方法 院 新 ℃生菌 2 瓶 + 菌来 2 包 + 麸皮 5 kg+豆粕 5 kg+60 kg 水发酵 5~7 d。 发酵时间不宜超过 5 d, 避免过度发酵 , 夏季气温高 , 时间可缩短到 3 d。 正常制作出来的发酵液有强烈的酸香味 , 如果是其他味道 , 建议抛弃 。 一般30 kg 发酵液 +1 桶肥水膏可用于 3 333.35 m 2 的池塘培肥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 菌藻在标苗过程中同样非常重要 , 发酵液 + 肥水膏 + 传统的沤大草效果最好[吉山花瑶]。 注意水质控制方案中碳源组合使用后耗氧量较高 , 建议在晴天上午使用 , 使用后注意增氧 。总碱度 、 钙镁离子含量指标越优化的池塘效果越明显 。

  总硬度不高的池塘可能见不到絮团的形成 。 见到水体絮团个体变大时 , 下次使用可以减少麦麸的用量 , 如水体变瘦 , 可增加麦麸的用量 。

  鳜鱼对溶氧量的要求比一般养殖鱼类略高 , 对于低溶氧量尤其敏感 , 因而塘中应配备增氧设备 。 小鱼苗以微孔增氧设备为宜 , 成鱼可用增氧机 , 在突变天气等不利情况下或塘中水体溶氧不足时及时增氧 。 在夏季 , 常规性增氧机一般都是 24 h 开机且多台增氧机轮开 。 鳜鱼苗放入前 1 d, 增水10 cm( 如水质浓可换去 1/3), 放养鳜鱼种前 , 先将池水排去1/2 再灌进新水 , 使池水稍为清瘦 , 以后水深逐步加到 1.5 m以上 。 随着水温逐渐升高 , 要相应加深池水 , 一般 5~7 d 加新水 1 次 。 如夏季高温季节 ,2~3 d 就应加新水 1 次 , 最好常年保持微流水特性 , 同时应确保池水透明度在 40 cm 以上 。 养殖中 、 后期 , 每周 ( 或每 10 d) 净换 1/4~1/3 水量 , 视池塘水质状况可相应缩短或增加换水时间 。 换水采用先加水方式换水 , 决不能先减水式 , 如先抽水 , 然后再加水 , 水草会暴露在阳光下 , 造成脱水死亡 , 从而使水质变坏 。4要5 月 ( 或天气逐现高温时 ) 开始 , 用芽孢杆菌 、EM 菌和光合细菌交替调节水质 , 每 15~20 d 使用 1 次 , 使用生物菌改底调水前 1 周内和使用后 1 周内均不得使用杀菌剂 。

  一般塘中水草覆盖面要求达 25%~55% 为佳 , 可种植水草或选取水草较好的池塘养殖 。 在高温来临前 , 池塘应逐步加深池水 , 种养×乐藻的水体 , 一般还会生长出过量水草 ,对水草过量水体应进行水草割刈 , 保留水草底部 10~20 cm。

  水草之间要留 2~3 m 无草区 , 以避免水草过多造成池塘缺氧 。 对易产生青苔的塘口 , 在准备药物清塘前 , 可先选用硫酸铜 7.5 kg/hm 2 兑水全池泼洒 ,5 d 后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 池塘注水之后 , 且在放饵料鱼前 7~10 d, 可以施经发酵有机肥 1500~2 250 kg/hm 2 或生物有机肥 150~225 kg/hm 2 , 使水适当变肥 , 从而抑制青苔生长 。 已经产生青苔的塘口 , 甚至青苔覆盖面较大的 , 必须使用相关杀灭药物 , 如杀青苔剂( 丫啶黄 ) 和泥土混合 , 在有青苔的地方撒上 , 用药面积较大的 , 应注意换水增氧 , 再投用腐质酸钠 , 起到遮光 、 吸附 、 净化 、 增加营养元素的作用 。

  桂花鱼养殖时建立好池塘,用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先养殖饵料鱼,节约成本。它一般是六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喜爱6-10公分,每亩按照500-800尾放。成鱼养殖期间要保证每天都能吃饱,饵料少容易出现互相残杀的现象。此外,还要注意水质,要勤换水,高温季节每周要换一次。